你的位置:361分分彩规律软件 > 新闻动态 >

长沙国资入主华扬联众,互联网广告大佬苏同退场

  • 发布日期:2025-02-02 20:18    点击次数:109
  •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 1 月 27 日讯(记者 徐晓春)1 月 24 日,风波中的华扬联众进行董事会换届,长沙国资委旗下湘江集团拿到董事会多数席位,并承诺在三个月内增持至第一大股东。华扬联众正式易主。

    早在 2022 年华扬联众就开始陷入风波,由于公司原实控人苏同及公司副总经理杨宁,在 2020 年至 2021 年期间操纵华扬联众股价等行为,二人被立案调查,一年后,2023 年 11 月证监会对二人处以共计 900 万元罚款等行政处罚。

    同时,苏同等个人债务压力激增,到 2023 年底时,苏同及其一致行动人质押比例已经达到 93.51%。2024 年,由于无力偿还债务,渤海信托对苏同等人质押的股票申请司法冻结并进行拍卖,湘江集团、财信资产等湖南国资背景资本由此逐步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权。

    目前,华扬联众本身也深陷在亏损的泥潭中,2022 年、2023 年上市公司累计亏损 13.36 亿元,已经超过华扬联众上市后的全部盈利。根据公司预告,2024 年全年,华扬联众净利润亏损将在 4.1 亿元 -6.1 亿元之间。

    长沙国资拿下控制权

    1 月 24 日,华扬联众进行了董事会、监事会换届选举,公司新的董事会由 7 名董事组成,其中非独立董事 4 名,独立董事 3 名。经审核同意,华扬联众新董事会中 4 名非独立董事,由湖南湘江新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湘江集团")提名的张利刚、杨家庆、彭红历,以及由原实控人苏同提名的冯康洁组成。

    资料显示,湘江集团是涵盖片区开发、城市运营、金融服务、产业投资的市属投资类国有企业,由长沙市国资委和湖南省国有投资经营有限公司分别持股 90%、10%,目前,湘江集团资产总额超千亿元。

    2024 年 12 月 4 日,华扬联众原实控人苏同及其一致行动人所持部分股权被拍卖,湘江集团以大约 4.68 亿元的竞买价格拍下华扬联众 4400 万股股份,12 月 9 日双方完成股权过户,权益变动之后,湘江集团持有华扬联众 17.37% 的股份,苏同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下降至 27.57%。

    2025 年 1 月 9 日,苏同及其一致行动人再次被拍卖所持 1488.1 万股华扬联众股份,由湖南省财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财信资产")再以 1.63 亿元的出价拍得其中 1241.35 万股,剩余 246.75 万股股份遭遇流拍。

    财信资产与湘江集团之间存在股权关系,财信资产母公司为湖南财信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其通过全资子公司湖南省国有投资经营有限公司持有湘江集团 10% 的股权。此次拍卖结束后,苏同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再度下降至 22.67%,财信资产持有华扬联众 4.9% 的股份,与湘江集团分别为上市公司第二、第三大股东。

    在新的董事会中,湘江集团所提名的非独立董事席位较多,公司原实控人苏同并无异议,并且湘江集团承诺未来 3 个月内,将通过包括但不限于竞价交易、参与司法拍卖等方式依法增持华扬联众股份至第一大股东地位。因此,换届完成后,华扬联众控股股东变更为湘江集团,实控人变更为长沙市国资委。

    华扬联众主要为客户提供全链路营销服务内容,是国内较早的互联网领域广告服务提供商,华扬联众曾是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传播代理服务的独家供应商。但近年来,华扬联众业绩在下坡路上疾驰。

    从 2019 年开始,华扬联众营业收入接连出现同比下滑,2022 年开始,公司净利润转亏,2022 年、2023 年,华扬联众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 6.47 亿元、6.89 亿元。2024 年前三季度,华扬联众继续亏损,公司归母净利润约亏损 2.25 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流出 2.33 亿元。

    按照华扬联众的预计,2024 年全年,公司净利润亏损将在 4.1 亿元 -6.1 亿元之间,由此来看,较 2023 年全年净利润亏损的 6.89 亿元,略有收窄。华扬联众表示,2024 年公司净利润预亏的主要原因包括主要客户营销需求的变化导致毛利率下降、银行信贷恢复需要时间、主动缩减资金需求高的业务订单,以及对减值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另外,华扬联众目前资金状况也不乐观。截至 2024 年 9 月末,华扬联众货币资金账面金额约为 2.85 亿元,同时公司存在 5.92 亿元短期债务,以及超过 1 亿元的长期借款,存在明显的资金缺口。2024 年半年报中,华扬联众提到,公司由于诉讼冻结、司法冻结,有约 1.07 亿元货币资金使用受限。

    原实控人连续被立案处罚

    2017 年 8 月,华扬联众正式登陆上交所主板,彼时发行价为 14.67 元 / 股。截至 1 月 24 日收盘,华扬联众股价为 12.36 元 / 股,公司市值约 31 亿元。

    上市不久,华扬联众就出现业绩下滑,2022 年 11 月,由于涉嫌操纵市场,中国证监会对公司当时的实际控制人兼董事长苏同、副总经理杨宁进行立案调查,华扬联众的落败也由此开始。

    经证监会查明,苏同、杨宁在 2020 年 7 月 20 日至 2021 年 1 月 5 日期间 , 通过借用杨某龙安信证券账户等 19 个证券账户,及苏同母亲姜香蕊海通证券账户,合计控制使用 20 个证券账户交易"华扬联众"。

    二人通过集中资金优势、持股优势连续买卖,并在自己实际控制的账户之间进行证券交易等手段,影响"华扬联众"股票价格和交易量。期间,二人操纵上述账户累计买入约 76.7 亿元,累计卖出 76.53 亿元。同时,苏同控制姜香蕊的证券账户进行交易,虚假卖出"华扬联众",未能如实告知华扬联众交易情况,未能配合华扬联众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总之,一番操作之后,经证监会计算,操纵期间账户组合计亏损约 9520.91 万元。

    一年之后,2023 年 11 月,证监会对苏同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合计处以罚款 600 万元,对杨宁处以罚款 300 万元。并且,证监会对苏、杨二人分别采取 10 年市场禁入措施。同月,苏同辞去华扬联众董事长职务,但辞职后苏同仍担任上市公司董事、总经理、战略委员会召集人以及提名与薪酬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今年 1 月 17 日,上述行政处罚正式落地,同日,苏同辞去华扬联众董事、总经理等职务,辞职后,苏同不再担任上市公司任何职务。

    就在处罚落地的前一周,1 月 10 日,华扬联众与苏同再次因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在华扬联众上市一个月后,姜香蕊就以自身资金需求为由,首次向海通证券进行股票质押式回购,将其所持的约 14% 的股份进行质押。频繁质押之后,苏同、姜香蕊及一致行动人的合计质押比例长期在 50% 以上。2023 年初,苏同质押理由也由个人资金需求、借给上市公司经营等,开始变为偿还债务等理由,实控人个人资金压力逐渐显现。

    2023 年 5 月,苏同首次将所持 1488.1 万股股份质押给渤海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渤海信托"),6 月,姜香蕊也将所持 364.97 万股股份质押给了渤海信托。到 2023 年末,苏同及其一致行动人,总共向渤海信托质押了大约 9824.37 万股,从后续诉讼来看,对应融资约 5.92 亿元。

    此时,苏同及其一致行动人质押比例已经达到 93.51%。

    2024 年 5 月,苏同最初向渤海信托质押的 1488.1 万股股份到期,此时苏同及其一致行动人无力偿还也基本没有股份可以再次质押,苏同等人进行了质押延期。同年 10 月,渤海信托对苏同等人所持的 9824.37 万股股份申请司法冻结,占其所持股份的 86.3%。

    2024 年年底左右的时间,因与渤海国际信托之间的债务纠纷,苏同及其一致行动人所持的 5888.1 万股先后两次被拍卖,由湘江集团和财信资产合计拍得 5641.35 万股。

    据华扬联众公告,苏同及其一致行动人还将有 988.92 万股股份,将在 2 月 25 日至 2 月 26 日进行拍卖。若顺利交割后,苏同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将进一步下降至 18.76%。